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  胡濙告知的?

  沈憶宸著實有些意外,要知道在謀害朱見濟的對象中,文官集團這群老臣的嫌疑最大,為首的就是禮部尚書胡濙。

  他居然告知成國公背後真相,打的是什麼主意?

  看著沈憶宸一臉驚訝的神情,朱勇繼續說道:「向北,你心中肯定是很意外吧,不過換個角度考量就不足為奇了。」

  「皇太子病重一事過了這麼久,宮中風言風語已經在朝廷高層中傳開了,眾大臣隻需要思索一番,就很容易把懷疑對象鎖定在大宗伯等文官重臣身上。」

  「可問題是如果此事跟他們沒關係,你說大宗伯又該如何自證清白?」

  聽到成國公朱勇這麼一解釋,沈憶宸瞬間就明白了。

  確實按照誰受益最大,誰的嫌疑就最大的原則推斷,謀害朱見濟的幕後主使,很容易就懷疑到胡濙等文官重臣身上,想必這群老油條也知道外界的風言風語。

  飽受猜疑卻無法爭辯,加之朱勇跟胡濙是親家的關係,向他吐露心聲是最穩妥的辦法,等同於告知整個勳戚集團,自己與謀害皇太子朱見濟沒有任何關係。

  「公爺,大宗伯此言可信度有多少?」

  「以我對他的了解,至少有八成以上。」

  放在朝中官員信任度上麵,八成是個相當高的概率了,幾乎可以排除胡濙的嫌疑。

  那麼這也與沈憶宸當初的疑惑不謀而合,他心中其實一直冥冥中有著預感,胡濙跟文官老臣沒這個膽量去做謀害朱見濟的事情。

  「皇太子朱見濟之事,愈發撲朔迷離了。」

  聽著沈憶宸的感慨,成國公朱勇附和了一句道:「是啊,本公為官這麼多年,發現如今的朝堂變得愈發陌生。」

  「向北,關鍵時刻一定要謹言慎行,不要衝動行事。」

  成國公朱勇再次囑咐了一句,這幾年半退休的狀態,已經磨掉了他身上的銳氣。加之夫人林氏跟次子朱佶的賜死,更是不想再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。

  如今唯一的期盼,就是兩個兒子能安安穩穩的朝中為官。

  「是,晚輩明白。」

  「那本公就先回宮複命了。」

  「公爺,慢走。」

  望著成國公府的馬車遠去,沈憶宸並沒有跟著離開,他依舊站在錦衣衛詔獄門口等待,襄王跟魯王兩人的手寫認罪疏!

  次日上午,經過趙鴻傑跟沈憶宸再三審核潤色的認罪疏,擺在了景泰帝朱祁鈺的禦案上,他看了後簡直是龍顏大悅。

  可以說這兩封認罪疏的內容,完美達到了朱祁鈺心中的期望,襄王、魯王不僅交代了自身罪行,還非常卑微的祈求皇帝寬恕,以及向天下諸藩傳達了屈服的意思。

  並且革爵去國的懲罰,實打實的告訴了天下諸藩,《宗藩條例》頒布後不再是什麼一紙空文,從此大明宗親將降等襲爵,再也沒有什麼世代王侯的說法。

  戶部新任尚書年富簡單的統計了一下,單單這一道《宗藩條例》帶來的受益,目前就已經超過了百萬兩。如果仔細徹查王府莊田以及掛靠免稅的地主,開源節流之下國庫整體賦稅能增長十分之一,堪稱十分的誇張。

  要是再加上最近幾年修建完畢,陸續開始盈利的五大海關,景泰朝的稅收可能要比正統朝提升五分之一左右。國庫一旦充盈起來,那麼抵禦天災人禍的抗風險能力將大大增強,大明的老百姓總算是可以過幾個安穩年了。

  除了國庫稅收上麵的好消息外,兵部在六月也是收到了定襄伯郭登的軍情,稟告了天聖汗也先毒殺阿剌知院兩個兒子,從而雙方產生了巨大的間隙,整個蒙古汗國有分

  崩離析的可能。

  兵部大堂內,於謙、儀銘、沈憶宸三位兵部尚書齊聚,商討著關於蒙古汗國的情報。

  本來按照慣例沈憶宸的兵部尚書是加銜,理論上是不負責處理兵部具體事務,僅為了讓閣臣品階不至於過低。但是細究起來沈憶宸數次征戰草原,還完成了對漠南蒙古的開疆辟土,可以說整個兵部沒有誰比他更了解蒙古汗國。

  有鑒於此,於謙特地從文淵閣把沈憶宸請到了兵部,共同商議對蒙古汗國的戰略部署。

  「兩位同僚,想必都已經知道定襄伯奏報的軍情內容,不知你們有何看法?」

  於謙開口詢問了一句,說實話他對於這種一部三尚書的局麵有些無奈,戰爭講究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,並且統帥要有著絕對的拍板權。

  結果現在三尚書同堂,沈憶宸那邊還好說點,儀銘是皇帝專門用來分權的,兵部很多重大決策如今都要走一遍流程,極大的降低了行政效率。

  「也先毒殺阿剌知院兩子,導致了雙方離心離德,是大明最好的介入時機。本閣部建議可以想辦法聯係阿剌知院,鼓動策反他的部族從而讓蒙古汗國分裂,隻要他們陷入了內亂之中,那就是我大明將士馬踏草原的最好時刻!」

  毫無疑問沈憶宸是堅定的主戰派,駐紮漠南蒙古的兩年時間裏麵,大明兵馬承擔了很大的蒙古騎兵壓力。如果不是依托烽燧堡壘的防線,說實話是很難把占領的土地給消化,最終結果就是退回關內。

  造成這樣局麵的本質原因,就是騎兵數量跟質量上的劣勢,陣地戰沈憶宸毫不畏懼也先的蒙古鐵蹄。但對方可以隨時撤退騷擾,在茫茫草原上跟你玩遊擊戰,打到最後就變成了一種消耗戰。

  早在征服兀良哈三衛的過程中,遼西走廊跟科爾沁蒙古的兩戰,雖然重創了敵軍,但也足足有著兩萬大明鐵騎埋骨他鄉,戰馬損失數量更是巨大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